宝宝消化不良怎么办
全媒体记者 胡海娟
【核心提示】 宝宝在婴幼儿时期需要摄入丰富的营养才能健康成长,如果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,就会影响宝宝对营养的吸收。据市人民医院儿科医生介绍,造成宝宝消化不良的原因有很多,大致可将其归为两大类:饮食因素和非饮食因素。
宝宝为何消化不良
一是饮食因素,主要是喂养不当和对某种食物过敏。
喂食不当。婴儿期辅食添加过早或过迟,或者未按循序渐进的原则添加,都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。幼儿和学龄前期儿童进食过于油腻的食物、辛辣刺激性食物,也会加重胃肠负担,造成消化不良。
对某种食物过敏。例如,有的婴儿对牛奶蛋白过敏,食用牛奶后会出现腹胀、腹泻甚至便血。这会导致严重的消化不良。
二是非饮食因素,主要是生理发育不足和抵抗力差等原因。
生理发育不足。宝宝年龄小,器官还未发育完全,酶功能不完善,消化系统功能差。
此外,还可能存在其他原因,比如,宝宝抵抗力差以及受凉、感染都可能会引起宝宝消化不良。
如何发现小儿消化不良
据儿科医生介绍,当宝宝消化不良时会出现食欲下降、排便异常等表现,家长平时要注意观察,做到及时预防、调理。
食欲下降。宝宝肚子胀、打饱嗝、腹部发出响声,未被消化的食物堆积发酵会让宝宝降低食欲,宝宝会出现不吃或吃得很少的情况。出现这种情况,就说明宝宝消化不良了。
排便异常。排便不规律,大便状态不正常,也表示宝宝存在消化不良。正常情况下,纯母乳喂养的宝宝,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,稠度均匀如膏状或糊状,偶尔稀薄而微呈绿色,有酸味但不臭,每天排便2次~4次。人工喂养(以牛奶、奶粉为主)的宝宝,大便色淡黄或土灰色,质较干硬,呈条状,常带奶瓣,有明显臭味,大便每天一两次。如果宝宝出现拉稀便或便秘等排便异常情况,说明宝宝消化不良。
此外,宝宝睡觉的时候躁动不安,翻来覆去,容易夜哭,也可能是消化不良导致的。
怎样处理小儿消化不良
如果没有其他并发症,饮食不当是宝宝消化不良最常见的原因,需要通过改变宝宝饮食结构、饮食种类来调整。
饮食调整方面,对以母乳或配方奶粉为主要食物的1岁内婴幼儿来说,应做到按需喂养、科学添加辅食。辅食添加要注意适合宝宝月龄发展。
对1岁~2岁有自主进食意识的宝宝来说,要控制宝宝进食的种类,遵从多样性原则,不要因孩子的饮食喜好而给予大量单一的食物。这样可以避免或改善宝宝的消化不良症状。
对2岁以上宝宝来说,家长要帮助宝宝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,不暴饮暴食,遵从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的膳食建议科学安排饮食。
哪些情况需要就医处理呢?
医生提醒家长,如果宝宝出现反复呕吐伴呕血,腹痛、腹胀伴发热,腹泻伴便血或有脱水症状;长期厌食、食欲不振伴体重不增或体重下降、贫血等时,应及时就医。
责任编辑:刘薇薇
①凡本网注明"稿件来源:开封日报、汴梁晚报"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,版权均属于开封日报社和开封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"稿件来源:开封网"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② 本网未注明"稿件来源:开封日报、汴梁晚报"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"稿件来源"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,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
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开封网联系。
※ 联系电话:0371-229243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