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秋时节防感冒要“寒头暖足”
全媒体记者 胡海娟
重阳节过后天气日渐寒冷,记者在我市各医院和卫生服务中心看到感冒患者明显增多。很多人认为感冒多为受凉所致,但在中医看来,适当“受冻”反而能预防感冒。据《脉法》记载:“圣人寒头暖足,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也。”意思是说,头部应该适当受冻,而脚部要注重保暖,这既是古代中医学的治病准则,也是养生保健的有效方法,可预防感冒、畅达阳气。
中医认为,头为诸阳之会,才会有“寒头”养生之理。倘若头部温度太高,是对健康不利的。因此,中医建议人们在天气变冷时,要让头部尽量适应自然温度的变化,不要稍微降温就马上戴帽子、裹围巾。当然,体弱者、老年人和儿童除外。“暖足”则是要让脚顺应气温变化,及时“祛寒就温”,不应再穿凉鞋、凉拖或者光脚,而应穿上袜子和保暖的鞋,使脚处于温暖状态。对脚易出汗者来说,还应放上吸湿性较好的鞋垫,让双脚表面温度尽量维持在28℃左右。
如何在生活中进一步做到“寒头暖足”呢?中医专家还给大家推荐了以下4个养生方法:
1.冷毛巾敷头面。早起时用冷水洗脸,能使头脑迅速清醒,提高思维敏捷度;可润肤明目,驱散胸中烦闷;能提高机体免疫力,预防感冒。
2.睡前一盆“汤”。临睡前用热水泡脚,可使血管扩张,血液循环加快,能抵抗寒冷,有助于睡眠。水温应控制在38℃~42℃,患有心脏病、脑动脉硬化、高血压的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,尤其应注意水温不宜过高,泡脚时间不能过长。
3.按揉涌泉穴。有些人一到天冷时就手脚冰凉,多因肾阳不足,温煦功能减弱,使阳气不能畅达四肢。建议按揉涌泉穴,交替按揉左右两只脚的涌泉穴各36次,可改善神经系统、生殖系统、泌尿系统功能,收到消除疲劳、防病治病的功效。
4.双脚做运动。深秋时节,老年人要在做好保暖的前提下坚持运动,这样既可不断刺激足底并反射到大脑皮层,通过中枢神经调节脏腑功能,还可锻炼肌肉、韧带、神经末梢和关节,增强血液循环,提升脚部的温度。
如果能做到以上4点,相信对预防感冒以及做好养生都大有好处。
责任编辑:刘薇薇
①凡本网注明"稿件来源:开封日报、汴梁晚报"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,版权均属于开封日报社和开封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"稿件来源:开封网"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② 本网未注明"稿件来源:开封日报、汴梁晚报"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"稿件来源"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,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
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开封网联系。
※ 联系电话:0371-22924343